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
2 3 4 5 6 7 8
9 10 11 12 13 14 15
16 17 18 19 20 21 22
23 24 25 26 27 28 29
30 31




    昨晚习惯性地看央视的新闻联播,画面是有关温总理在浙江的考察,我们全家刚搬迁到杭州,初来咋到,自然比常人更关心国家最高领导在本地的诸多新闻。画面的最后温总理要离开了,母子俩不约而同地伸手抹眼泪。从画面上看,好像是温总理和母子俩说了一些话,母子俩很激动的样子——似乎是激动地哭了。因画面没有配相关的文字和声响,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,我一时没有弄明白。
    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告诉我,几秒钟的镜头里一定有着不平常的故事。这个谜团在今天早上有了答案,我在网络上读到了母子俩与温总理之间所发生的完整故事:

    温总理亲切询问正在商场快餐厅吃饭的尹锐小朋友,他是哪里人,吃的快餐是多少钱。尹锐的妈妈尹翠还回答说,他们是湖北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黄冲村人,那份她和儿子一起吃的快餐是5元钱。温总理又问她的工作情况,家里有什么困难。尹翠还说,她来温州打工已经6年了,丈夫因患白血病今年7月份去世了,家里现在很困难。儿子尹锐开学就要上小学5年级了,本来在火车站附近上学,现在想转到自己工作的工厂附近,找一所学校就近上学,方便照顾。但是问了厂附近的3所学校,都不同意。眼看到了秋季开学的时候,她正在发愁,没想到今天碰到了温总理,真是太高兴了。尹翠还边说边哭了出来。询问完情况,温总理仔细叮嘱在现场的温州市领导去调查一下,看看能不能帮助解决一下尹锐的转学问题。24日早上,记者得知,尹锐的转学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。

    我继续查阅,这么一则简短的新闻不仅在网络上占据重要的位置,也登上了许多报纸的头版。家里订有一份《钱江晚报》,很遗憾,我在这里只读到了有关温总理考察浙江的时政类报道,关于母子俩与温总理之间的对话只字未提。我很奇怪,晚报以贴近性见长,报道温总理关心浙江的中小企业发展当然也是一种“贴近”,但对于母子俩与温总理的故事一个字也不说,应该是违背常理的。温总理所关心的绝不只是这对母子,互联网随之而来有关这则新闻的评论铺天盖地,激起了广泛的共鸣。中小学的转学问题,在改革开放初期和以前根本就不是问题,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,人口流动的加速,尽管教育资源越来越充裕,转学难却难倒了无数个中国家庭。问题的结症在哪里,一时间无法说清楚,我也不想在这里说明白。不仅仅是进城的民工有这样的难题,就是许多正儿八经的市民同样为此烦恼不已。比如我,我1991年就是一名中学教师,后来做了7年记者、4年的高校教师,还拥有博士头衔,为杭州市的“人才引进”,在杭州市区购有住宅,全家户口转到这里。请原谅我在这里自不量力地炫耀自己的资历。我同样为女儿从外地转学到杭州历经千辛万苦,往来于女儿应该就读的小学、教育局、我所任教的高校不知道多少回,最终得到老乡和一些好心人的的帮忙才算大功告成。
    本来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却有着极不正常的表现。看来,中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整治,尤其是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。
    看看这对母子的眼泪,你也会热泪盈眶。这是为中国的发展而流泪,也是为了中国的未来流泪。
    我却不喜欢这样的眼泪,我希望看到的是满脸的笑容,为自己,为他人,也为中国!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